槟榔的药用价值
发布时间:2020-04-16
分享到:
浏览量:
陈峰,刘涛,李建军,陈井鑫
海南省人民医院,海南海口 570311
摘要: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,药用价值巨大。本文对槟榔碱在神经系统、消化道、口腔、血管及其他系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,为槟榔碱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。嚼食槟榔在海南城乡非常流行,然而其对健康的影响及槟榔成瘾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。
关键词:槟榔;生理作用;成瘾;机制
槟榔(Areca catechu L.)为棕榈科(Palmaceae)槟榔属(Areca)常绿乔木,其干燥成熟种子也称槟榔(Se-men Aecae),又名仁频,宾门,橄榄子,大腹子,青仔,榔玉等。槟榔原产地在马来西亚,现主要分布于美洲与亚洲的热带地区,槟榔引种至中国已有2100余年历史,主要集中在台湾和海南两省,另外在两广地区、云南及福建部分地区也有少量栽培。种子含多种生物碱和单宁,味苦、性辛、温,归胃、大肠经,有杀虫、破积、下气、行水的功效,居四大南药之首,用于多种寄生虫病、积滞泻痢、里急后重、水肿脚气等,极具医用价值。在历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中均收录有槟榔。全世界大约6亿人有嚼食槟榔的习惯'嚼食时能使人产生轻微的欣快感和兴奋性,长期嚼食会有一定的成瘾性,过量嚼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,因此本文就槟榔的药用价值进行综述,旨在为槟榔综合利用提供参考。
原文详见下方附件: